“街上有人放爆竹,安哥书姐想去看,这会儿正在大门那凑在一起瞧呢。”
李嬷嬷说完,又道:“您放心,都有丫鬟和小厮们跟着呢,不会让小主子们跑到大街上去。”
嬿央点点头,“如此。”
又说一件事,“环枝可有和你提过说找绣娘和稳婆的事?最近可以开始找了。”
李嬷嬷:“说了的,奴也和管事的还有许冀说过了,他们说这几日便物色了合适人选过来,到时夫人您挑。”
“嗯,好。”
……
入夜,晚膳再次出现了韶书心心念念的菜苔。而过了这夜,祁长晏能休息的时间便只剩下一日了。
这一日一家子都没有出门,甚至连走亲访友也没去,一是这里确实没什么亲戚,二是因为嬿央现在的肚子大,远了的坐马车完全坐不住,去不了,近了的则不算亲近,不用去。
所以这一日好像一恍就过了,转瞬到初四这日。
这天,一早用过膳就再没见到祁长晏的人,韶书和霁安还有些不习惯。
因为自从年关爹爹回来以来,这些天他们无论早中晚都能看到爹爹,今日是第一回 不见爹爹的人影。
韶书忍不住问,“阿娘,爹爹去哪了?”
嬿央:“忘了?说过爹爹去治所了呀。”
没忘……韶书嘟囔一句,她就是忍不住再问问。
“那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估计要到夜里。”
若是忙的话,可能还得到深夜,从前他也不是没有深夜回来过。
“哦。”韶书蔫巴。
嬿央摸摸她小肉脸,几天下来,韶书也会黏祁长晏了。
十月南下那会儿,韶书还心心念念着何时回去呢。
祁长晏这一忙直接忙到初十这日荀休。
荀休过后,他不如最初忙碌了,每日能按时归家。
而韶书,她最近最喜欢的也是在爹爹快归家的时辰,跑到大门处去等。因为她常去,甚至门房那边还特意为此备了几张小凳子,好能让小主子有地可坐,不用再靠在门槛上。
正月十三,这天韶书照例又跑来,她开始还不乐意坐,就爱站着。
几个门房瞧她玉雪可爱站在那,看得欢喜,便和她攀谈,“小姐,您今日来早了,离二爷前几日回来的时间还有半个时辰呢。”
韶书一听,摇头,“没来早,我早早的来等。”
但哪里是来等啊,其实是来看热闹的。
大眼睛圆溜溜,一个劲盯着街上的景致看,偶尔瞧有小贩走过,还伸伸小手一问,“那是什么?”
“是核桃仁做的糖葫芦。”
“好吃吗?”韶书好奇,她只吃过山楂的。
门房一哂,“听说挺好卖的,应该好吃吧?”
他没买过。
韶书便多盯了两眼。
盯着盯着,忍不住摸摸小兜,一摸,只有一个铜板。
小女童叹了气。
原本她身上不止一文钱的,但有一回和哥哥在这等时瞅着什么都新奇,但凡有小贩路过,什么都买了点,兜里的钱不够,还撒娇让嬷嬷先付,回头再找阿娘要。
那次之后,兜里每天就只有一文钱了。
摸了又摸,掏出来给门房看,“一文钱能买吗?”
门房讪讪,“小姐,恐怕买不着。”
“哦……”韶书便又把钱揣回小兜。
那乖乖却又惋惜的小模样,看得门房都差点说小姐若真想吃,那他去买!但不行,夫人下令说过不准,便只能有心无力而已。
而韶书买不着也不失落,她继续看新鲜似的往大街上看。看着看着,终于站累了,往边上一跑,去挪小椅子。
门房见状赶紧帮她搬。
韶书还有要求,小手指一指门框边角,“要坐这,我坐这。”
“好!”门房把椅子按要求放好。
他放好了,韶书不用人扶,自己踮脚坐上去。坐好了小手搭在腿上也不怕冻,仍旧是新奇的看着外面。看着看着,瞧见远处一个妇人拎着个盒子,在街巷里穿行而过。
“她也卖东西吗?”韶书指着,仰头忍不住问。
门房:“不是,应该是去给家里人送饭。”
有些人开铺子的地方并无灶台,便会叫家里人每日饭点送饭。
“送到哪去?”韶书昂着小脖子,接着问。
“她家里人正经营的地方。”
“这样啊……”小韶书似懂非懂,接下来她没再问了。
而坐着坐着也似觉得有点冷,尤其这时还吹来一阵风,便冻的小韶书一个激灵,小脸发白。
环枝见她打哆嗦,道:“书姐咱们回吧,进屋里等好不好?”
韶书不大想,可她确实冷。
搓搓小手,便最终还是点头爬下椅子。门房见此便又把小椅子收好了,留着给她下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