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种田指南 第124节(3 / 3)

:“真的?”

钟离珺点头,坚定的眼神很让人信赖。

松了口气的高长松终于能开启下一个话题了,他说:“那大安国的书院……”

他此刻的心情跟面临小孩升学问题的父母有的一拼,高长松垂泪,想自己年纪轻轻承受了太多。

钟离珺从善如流地接上:“若想成为炼器师,东胜神洲有两条路。”他举起两根手指,“第一条路是一带一的师徒制,被大能看上了,愿意栽培,就能走上炼器师之路。”他开始夹带私货,“我不算很喜这种制度,我是师从曾祖,可他对我要求不严苛,鼓励我学百家之所长,我们甚至不以师徒相称。”

“曾祖常说:‘一人所学终归有限,多从师才能打开眼界。’”

“只可惜修道之人也讲究师承,若真投入炼器师的门下,再去学他人之技,多少会招致非议,从长远角度来说,这无甚好处。”

他说的道理很浅显,高长松却连连点头,直说“有道理”。

“第二条路就是先前说的,进书院,读书。”他说,“这跟那些门派大选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入了门派,有可能被掌门或山主看上,进书院也是。可基础课程是一起学的,学童在一块还能切磋交流,技艺便会有所增长,思维也会开阔。”

“再说书院的珍藏不少,一些典籍可借来抄写,若是在书院被大能看重,那势必会得到一院的照拂,岂不更有利。”

高长松翻译了一下,如果称为尖子生会被资源倾斜呗,这跟现代不也很像吗?

此外他代入了科举的环境,等到宋时,书院关系还是挺重要的,尤其像是白鹿洞书院跟岳麓书院那种,从同一书院来的学子哪怕入朝为官都保持联系,经常互相照拂,甚至会在朝廷上结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