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08(1 / 3)

每月初一和十五是上香拜佛的日子,一路上前去寺里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准提寺建在半山腰,从山脚向上修了千层台阶至寺庙大门。

钟则昱不喜欢人多,但也顾念着奶奶交代莫要断他人上香火,没有让人提前清场。车从后山的车道蜿蜒而上,这条车道是钟家出资建的,只因钟老夫人上了年纪腿脚已经不方便行台阶去往寺庙,故建此道,不予外人使用也不坏了寺庙规矩。

车缓缓停在寺庙后殿的偏门前,传明大师同几位弟子早已在此等候,待钟则昱和钟麓森下车后,引他们往正殿去。虽没把寺庙清场,但为了迎接两位贵客,正殿内也禁止了其余香客入内。

正殿中央的大尊佛陀金玉镀身,背后是巨幅无数珠宝打磨镶嵌的众佛浮雕壁画。待他们站定于佛陀塑像前,已经准备好的僧侣开始诵经。

在听得一知半解的佛经诵声中,钟麓森照葫芦画瓢地学着钟则昱,闭眼双手合十。排山倒海的经文诵唱灌入钟麓森耳中,就这样站了快一个小时后结束。

弟子带他们前往后殿稍作休息,钟麓森与钟则昱随其后,并肩行走在寺庙的石砖长廊之上。悬挂在廊上的法器被风吹得发出铛铛脆响,钟麓森觉得耳朵还有嗡嗡嗡的诵经声,偷看钟则昱却见他神色如常。

后殿有独门独户的小阁楼,将钟麓森他们带到屋门前,小沙弥手掌合十鞠了鞠,说午斋一会儿送到,便离开了。

这间房采景极佳,竹席茶座边开了扇巨大的窗,窗外近竹林远青山,禅意十足。他与钟则昱相顾而坐,茶具摆在案上,钟则昱熟练地用夹子把茶具过一遍开水。

钟麓森以为钟则昱不会做这种,至少看起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他应该是盯得过于久且明显了,坐在对面的钟则昱勾起了嘴角。

“刚才站得很累吗?”

钟麓森摇头。他可以站十个小时工作,那一下不算什么,就是那些佛经念得他脑袋直晕。

“你经常来这里吗?”他问钟则昱。

钟则昱用杯盖压着茶叶,晃了一圈茶碗,答:“小时候常常来,吃茶礼佛就是老爷子和老太太在越州的日常。”

老爷子应该就是已经去世的爷爷,他还记得钟则昱是在越州长大的,也难怪一切做得无比熟练。

钟麓森抠了抠手指,好奇像沸腾时的水不停咕噜噜冒泡,但是在此处,他也问不出口。

午斋在第二泡茶时送上来,虽比不上昨天在钟老夫人那的精致,味道也算是不错了。钟麓森夹了片杏鲍菇送入口中,抬眼看到钟则昱吃了几口便眉头微皱,却仍然坚持把自己碟里的菜肴吃完。

没有这么难以下咽吧,钟麓森咀嚼着食物,难得看到钟则昱这样,不由多看几眼。

用完了午斋,传明师父与钟则昱说了会儿话,又对钟麓森道了些祝福的佛偈予他,才将两人送别。

钟则昱问他要不要走一走,钟麓森正想着消食,便随他从后殿的小道往寺外走。

本是坐车上来,钟麓森没能好好欣赏山里景色,这会儿走在蜿蜒的山路,不由走得慢许多。

直到走出很远了,钟麓森才从沿路的花草树木回神,“这是下山的路吗?我们不坐车了?”

“看你不舍得停下来,就让董叔在山下等了。”

大约走到半山腰。

山中的雨猝不及防地落下,一颗颗砸在肩头,在衣服上烙下圆圆的水渍。

钟麓森从他的背包里拿出早有准备的两把雨伞。早时出发,他背双肩包,还被老夫人打趣怎么像要去郊游,这会儿终于是派上用场。

深色那把递给了钟则昱,他打浅色的伞。

钟则昱笑他,“原来是在这等着。”

被说中了也不恼,钟麓森轻点了下头。

雨天山路滑,特别还是下山的路。本就走得慢的两人,更加小心地在山路上行走。钟麓森走得更慢些,在钟则昱身后,瞧见他垂挺的裤脚已经沾上星星点点的泥泞,坏心思地想,钟则昱这么挑剔的人,估计又要露出膈应的表情。

钟则昱倒还是不紧不慢地走,拐过个弯,不远处有座半旧的亭子。进了亭子,把伞收了,钟则昱拍了下溅落在衣袖上了水珠。

“果然还没拆掉,在这里躲一下雨吧。应该只下一会儿就停了。”

“哦好。”

钟麓森也把伞收了,站在亭子边望了望四周,他们已经走离寺庙有一段距离。雨疏而大,落在树叶上啪啪地响,钟麓森伸手接了几滴,手心又凉又湿。

他想了想,开口道:“哥哥信这些吗?”

钟则昱倚靠在亭柱边,与他离了一米多,声音夹着雨声飘来,含了些许冷意,“不是我信或者不信,是钟家需要消业障。”

底层社会,在灰色地带做着譬如人口贩卖、高利贷等肮脏生意,往往是发横财捷径。在上流阶层里,敛财手段也不见得多光明磊落。

“养错了幼子十多年,算不算是业障未消的惩罚呢?”

钟麓森扯了扯嘴角,转头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