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多亏了王校长是性情中人,正派人士。”顾细感慨道。
如果不是这样,她都不想和对方打交道。
“你们真的不打算向外招收学生?”康洪可惜道。
“不了,”顾细摇头,“现在不适合。”
她不是闭关锁村,也不是向外开放,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这样做,只会打乱她和青松的部署,打破沈家村现在的基础。
“但你要做好准备,这个消息一传出去,肯定有不少人想要把孩子转去你那儿的。”康洪提醒。
顾细点头,承了康洪这个情:“好,多谢康校长的提醒。”
很快,沈家村小学的学生包揽了小升初前四名的消息传遍全县。
沈家村的人当然也知道了。
顾细还是沿用之前说好的奖励制度——小红花。
她说道:“这四位同学在小升初的考试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以后也是如此,在这种全县考试上,全县第一可以获得十朵小红花,剩下的名次如此类推,全县第十名获得一朵小红花。”
“让我们一起祝贺这四位同学!”顾细带头鼓掌。
底下的同学们比起名次,更加羡慕沈广年等人得到的小红花。
这下,他们就是全校拥有最多小红花的人了!
台下这四个同学的家长也很高兴,全县前四哦,那的确值得开心一下,夸几句孩子,现在也出得起钱加个菜,一家人好好吃一顿挺好。
孩子们这样已经很开心了。对于他们来说,全县第几,都不影响他们明天要去上学。只要不是农忙,风雨无阻,上学不能停,试卷不能停,考试不能停。
村里大多数家长都没上过学,听到没有实际奖励,连条毛巾都没有后,调侃两句连合唱队的奖品都没有,也就笑着过去了。
可是,村民们万万没想到,这全县前四名带来的影响那么大。
周围几个村子的一些亲朋好友,过来询问他们能不能把孩子送过来上学不说,居然一些县城的亲戚,都过来打听他们的沈家村小学到底如何。
要知道,这些县城亲戚往常都不太爱搭理他们。
一些村民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原来教育所代表的意义这么重要。
很多人都不好意思拒绝,被拜托问到了顾细这边来。
顾细脸色平静,办公室里有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的面孔,她一视同仁,道:“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只收村里的孩子,又或者是能考进我们村里作坊的职工的孩子。”
她们的作坊也需要引进人才。
光是村里人,刺激不够大,鲶鱼效应带来的影响更加直观,更能让村里人有危机感。
还真有人问了:“那顾校长,怎么样才能进你们作坊?”
顾细道:“考试。”
她早有准备,让徐小甜把写好的细则贴在外面,“上面写着各种条件,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就可以报名考试,参加完考试后,如果通过,那就能入职,孩子也就自然能在我们沈家村小学读书。”
原本听说不是沈家村的人不能过来上学后,大家都很失望。不过顾细居然说可以考进来,外村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只是,上面的名额太少了。
“怎么只有两个?”
“对啊,那竞争得多激烈。”
“你们看这考试内容,写得很清楚,可是看上去也挺难的。”
“要不然谁都能考进来,那孩子岂不是很多?”
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村民们都是看在眼里,终于有一种“我们村要火了”的实感。
村民们不解:“你们还真的想要考进来,你们不是在城里吗?”
城里多好啊,他们农村人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城里的学校不好啊,”无论哪个年代,注重教育的家长都不少,“沈家村小学教得好,孩子学得好,以后就能上初中高中。”
“再说了,我们都是在城里当家庭主妇的,没有单位,在哪儿工作不是工作,试试呗。”
当然,人家城里家长也有打算,肯定是要保留城镇户口,一方在城里上班,另一方带着孩子过来读书不就好了?
王素和沈归黄也是这么打算的。
顾细家里也来了客人。
王素父母、王素还有沈归黄都回来了。
圆圆被沈追龙和沈追凤带出去玩了,留出空间给大人们说话。
顾细一回来,王素就拉她坐下。
“怎么了?”顾细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