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92(2 / 3)

传得神乎其神,这孩子到底也只才三岁,该不想面对老师的时候还是会不想面对!

钱福也没有非要抱着文哥儿去见王华他们的想法,而是依着他的意思把他带到了藏书处。

等到把文哥儿放在藏书楼门口,钱福不动声色地活动了一下手臂。

想不到这小孩儿看起来小小一只,实际上有点重量啊!

实心的文哥儿来到国家图书馆很是欢腾地来回蹦跶,可惜他人太矮了,看不清摆在高处的书,只能先扫荡低处的藏书。

比起私人藏书来朝廷搜寻书籍的能力自然更厉害翰林院的藏书十分齐备文哥儿转悠了一圈就找到好几本感兴趣的书,哼哧哼哧抱着去找地方读了起来。

还是他爹找了过来文哥儿才意识到饭点到了要跟他爹去蹭工作餐来着!他边跟着他爹往外走边问:“翰林院的饭食好吃吗?”

王华睨他一眼,说道:“那么多人一起吃的东西,你想好吃到哪里去?”

文哥儿一下子蔫了决定下次一定要自己带饭。左右马上入夏了,饭菜凉些更开胃!

午饭果然只是勉勉强强能入口文哥儿也不知如何评价,只能说这饭菜处于及格边缘徘徊,饭量能填饱肚子,菜色挑挑拣拣也有一两样能入口想夸夸不下嘴找茬偏又找不着。

光禄寺摆烂经验着实丰富啊!

文哥儿自己看了一早上的书攒了不少没看懂的地方。他趁着吃过饭的空档问李东阳他们忙不忙不忙的话他把书搬过去陪他们干活,顺便请教点问题。

李东阳笑道:“你一会过来看谁有空找谁就是了。”就文哥儿目前这水平估计翰林院任何一个人都足够教他了。

文哥儿得了许可便抱着书跑去他们编《宪宗实录》的地方。

由于谢迁这位“大先生”有事要忙文哥儿逮着李东阳解决了早上的疑问,也没马上走开,而是好奇地趴在旁边看他们编实录。

所谓实录,就是以皇帝为中心按编年方式记录朝廷内外大事小事。偶尔遇到大臣辞职、退休或者离世,还要给几句点评,讲讲这些人的生平功过。

文哥儿看着李东阳他们把浩如烟海的文书材料按照时间线编纂成册,眼睛有些发晕。怪不得这书要修个两三年呢,要把这么多材料捋成一条线编到一起可真不容易!

文哥儿围观了一会他老师们的工作日常,正要偷偷溜去别处玩儿,就察觉旁边有人在看自己。他转头一看,对上一双十分温和的眼睛。

见文哥儿望了过来,对方笑了笑,主动开口说道:“前些时候听说你这么多次,可算是见到了。”

文哥儿有点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多有名。

李东阳编整好手头那份文书,才腾出空来给文哥儿介绍旁边的人到底是谁:“这位是吴匏庵吴学士,旁边的是王守溪王学士,都是苏州人,且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以后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请教他们。”

听到李东阳连自己也一起介绍了,吴宽旁边的王鏊也停下笔来,好奇地看向才堪堪比桌案高出半个头的矮豆丁。

说起来他也是久闻神童之名,却一直没见过这小孩。

文哥儿注意到李东阳的介绍里有个“王守溪”,很有些惊奇地看向王鏊:“我叫王守文!”

这可真有缘分!

王鏊见文哥儿一副发现了不得了大事的惊叹表情,一下子被逗乐了,解释道:“那不一样,守溪是我的别号。”

文哥儿有点失望,他还以为找到了远在苏州的本家人来着。

不过再仔细一琢磨,他们这名字可不是按族谱排行起的,而是跟着他哥起的,他们家祖上依然是三代贫农没错了!

左一个状元右一个探花的,苏州人才可真不少!

文哥儿一点都不知害臊为何物,听人家说“听说过你很多次”,还积极地追问别人是怎么听说他的。

吴宽脾气文雅随和,与文哥儿说起的事。

那时王守仁在文会上默写出了文哥儿的处女作,可是叫到场的国子监监生们羞惭不已!

文哥儿:“…………”

文哥儿睁圆了眼。

他单知道当时李东阳出卖了他,没想到他哥也这么靠不住,居然还拿到文会上给他那些同窗看!

可恶,就知道这些大人一个两个都靠不住!

李东阳见文哥儿一脸愤愤,抬手揉了揉他的脑袋,笑着说道:“我们吴学士家中收藏着许多书画,改天我们师徒俩一起去他家看看。有你在,他肯定不好意思赶我走。”

吴宽听李东阳这么调侃,忍不住笑骂:“我什么时候赶过你?”若是只讨论书画和诗文,他向来是很好客的,休沐时也爱和李东阳那样以文会友。

李东阳顺着杆子往上爬:“那就这么说定了,旬休日我们就去你家赏书画去。”

吴宽拿李东阳没办法,好脾气地应了下来。

文哥儿在旁边亲眼看着李东阳拿自己当由头组了个局,只觉自己又学到了。居然还能这么上门蹭饭!

老师真厉害!

李东阳低眸一瞅,对上文哥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