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边走边聊,很快走到一处农家小院前。
隔着蓬门,文哥儿看不清里头是什么情况,老头儿让他们稍候,自己上前叩门,看看自家小舅子在不在家。
没一会,有个约莫三十七八岁的中年人来开门。
他看见门外站着的自家姐夫,有点讶异。
门外的文哥儿看清楚这人,也有点讶异。
没想到老太太的弟弟年纪挺小的,少说也和老太太差了二十来岁吧?
难道是常年单身格外显年轻?!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你看起来这么年轻,一定是因为单身吧?
单身狗:?
今晚十二点左右还有一更!可以明天早上来看!【信誓旦旦
注:
1石子坳:我瞎掰的,假装有这样的地方
2清泉石上流:参考九年义务课本
3明朝军户制度:参考《明史》
【凡军、匠、灶户,役皆永充。军户死若逃者,於原籍勾补。】
军户代代出人参军,匠户代代出人作匠,灶户代代出人煮盐
-
4牡丹花树:可以看看大佬张岱写的(只会写大白话的人陷入沉思
【村中有鹅黄牡丹一株三干其大如小斗植五圣祠前树叶离披错处檐甃(zhou)之上三间皆满焉花时数十朵鹅子、黄鹂、松花、蒸栗萼楼穰吐淋漓簇沓】
到底是年迈的姐夫亲自带来的客人即便这人再不喜欢外客,还是好好地迎他们进屋。
老头儿之所以极力推荐文哥儿来这边租田租山,还是考虑到小舅子还年轻,说不准见了这么个玉雪可爱的小娃娃会生出成亲的心思来。
即便成亲了依然没要孩子老来有个伴也是挺好的。像他和老妻哪怕孩子都不在身边不还是相濡以沫到白头吗?要是他们都不在了这小舅子该怎么办?
老头儿的小舅子姓赵,单名一字渊从前去社学读书时夫子给取的听着就有别于其他农户。
他倒不是因为单身所以显得格外年轻,而是他们母亲将近五十岁才生了他,于是他是他长姐二十几岁的时候才出生的。
他们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哪里晓得生孩子不好,生越多才越好哩!
于是他们父母一直生一直生他的母亲一辈子就在怀胎和生产之间往复循环。只是生也就罢了,他的兄弟姐妹还一直夭折,好不容易养大的长兄还折在军中,再也没有回来过。
赵渊记得自己两岁那年他母亲怀了个妹妹生产的时候大出血整个产房都是血对年幼的他来说那是铺天盖地的红。
他的妹妹也没活几天就没了。
一下子没了两个亲人他父亲的躯体更伛偻了,第二年也扔下他们撒手人寰。
还是长姐把他接到姐夫家养到十几岁他才自己回来家里住。
等到了说亲的年龄他一合上眼就想起那满屋子鲜红的血。
那本不是他一个小孩子该看的是他偷偷趴在窗户外面偷看才看见那惨痛的一幕所以在那窄窄的视野里满眼全是红通通的。
赵渊拒绝娶亲。
他不想世上有另一个女人像他那苦命的娘一样,在这间屋子里一直生一直生,从十几岁生到四五十岁,直至再也生不出来或者死在产房里头才算解脱。
人难道和牲畜和庄稼那样,生得越多便越好吗?
赵渊想不明白,也不想再去想。
他种东西有一手,村里人的庄稼有什么毛病都会请他去看,果树闹虫害了他也可以帮上忙,是以他在村里的人缘还算不错,里长也与他挺要好,很快便在村中顺利立足。
早些年还有人想把女儿嫁给他,后来他直接说自己那玩意不行,便没有人再提了。好好一男人,谁闲着没事说自己不行?他这么说了,肯定不会有假。
随着年岁渐长,相熟的里长也放弃替他做媒了,由着他在村里独居。
他的生活很简单,每天把田里的庄稼照看好了,又回来照看院子里的苗圃,偶尔蔬果熟了、新粮收了,他便拿麻袋装着扛进城去看望长姐。
得知文哥儿祖孙俩的打算,赵渊说道:“这边倒是可以租到山和地,只是地得尽快找,马上就是春分,春耕就快开始了。”
文哥儿正趴在窗边看赵渊的园子。
城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园子可以圈大一点,赵渊的园子就很大,屋前屋后全是整整齐齐的菜畦。
这人也不知是不是有强迫症,每一列都对得整整齐齐不说,连高度都堆得一模一样,一眼看去叫人十分赏心悦目。
在院墙周围还支起了棚子,上头爬着弯弯曲曲的葡萄藤,别看它们现在还灰溜溜的,再过些日子肯定就会吐出青嫩的葡萄叶子和葡萄须来。
葡萄架尽头处就是老头儿夫妻俩提到过的牡丹花树了。
真的好高哇,枝条一半在院墙内、一般在院墙外,虽还没有到花开的时节,文哥儿已经能想出它花开时的盛况了。
这样的园子可真是太棒了!
文哥儿眼睛亮晶晶的,恨不能往菜畦上变满翠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