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449(2 / 3)

的是,这小子竟还无师自通地掌握了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这种万用技能!

朱祐樘他们要讨论的事方才已经告一段落了,众人吃完了土豆饼,便叫文哥儿说说此次西北之行的见闻。

虽然文哥儿已经在奏本里详尽地汇报过他们在陕西行都司做的事,可大伙都知道很多东西其实是写不进去了,如今在场的就几个来开小会的要臣,明面上不能说的事也可以拿出来聊聊。

既然有这样的机会,文哥儿可就不客气了。他把自己在西北了解到的方方面面的情况都给讲了出来,并没有因为李指挥使的儿子成了自己学生而有所隐瞒。

首先当然是西北商屯的废弃以及军屯的徭役摊派频繁,商屯废弃主要是增加了边关粮食的运输损耗,而徭役摊派则是影响了军屯的屯田效率。

别看西北贫瘠,地里还是不能离开人的,你动不动就把人安排去干别的活,就别怪人家地里种不出粮食!

有时候边防工程修好了,土地却丢荒了。

这些地方无论商屯军屯都挤不出粮来,可不就越来越荒凉了吗?

还有那边的教育问题也亟需解决。

文哥儿也没说什么“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空话,而是表示这些地方临近边境,军中又都是保家卫国的好男儿,他们拖家带口镇守边关,理应得到朝廷的优待。

现在的军户优惠政策就不太合理,想想看吧,只要三个儿子之中出一个儿子去补军户的缺,剩下的人就能享受诸多优免待遇。

换成你是去补缺的人,你心里能好受吗?你能发自内心地为大明守卫边关吗?

只是这等国策也不好胡改,所以应该酌情给这些军屯上的军户家属提升待遇,至少教育方面应该跟上。

一来,这点事花不了朝廷多少钱;二来,也叫那些外族知晓咱大明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打心里羡慕大明百姓幸福安宁的生活。

不仅陕西行都司应该这样做,另外几个行都司也应该比照着这个来办,可不能把脸丢到外邦和土人面前!你想改土归流,总要叫人看到改土归流后的好处吧?

如果跟着你以后日子过得更糟糕了,咱为什么还要跟着你混?

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

听文哥儿毫不客气地细数了陕西行都司诸多地理上或者管理上的问题,最后表示应该把这几个行都司打造成面向北方游牧民族或者南方土人的示范区!

李东阳这个当老师的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个想法很好,可惜做起来着实不容易。

与其费尽心思发展良田都没几块的西北地区,倒不如把这份精力花到别处去,这些地方从指缝里漏点好处出来都能把西北那点人喂饱吧?

马文升也忍不住提出这样的质疑。

他是去过辽东、宁夏诸地管过军务的,最清楚这些地方有多贫瘠落后,朝廷如果有心大力发展某个地方,那也不该选陕西行都司那种地方。

文哥儿听后眨巴一下眼,认真回道:“您说得也有道理,远没有把门户修得格外气派,内里却一塌糊涂的道理,理当让所有地方的百姓都过上安定幸福的好日子才是!可若是自家门户都破得漏风了,总得修修吧?叫别人看见了多寒碜!”

马文升噎住。

难怪这小子能把太子教得那般能言善辩,他自己果然是最能说的!

说实话,大部分文臣连武官都看不起,更别提是军户了。

军户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大笔大笔的军费,每次到了该拨钱的时候都得来回扯皮。

至于军户的管理问题,那都是武官考虑的事,与他们没啥关系。只要不发生士兵哗变,朝廷花钱养着就是了,还要他们怎么办?

李东阳祖上倒是军户,只不过他祖上是靖难功臣,早早跟着朱棣落户京师的,算不得最底层的那批军户。

他含笑听完文哥儿所有话,才说道:“既是你提的想法,那便由你落实下去好了。等你自己切身体会到事情真正办起来有多艰难,应当就明白马尚书所言不虚了。”

文哥儿没想到李东阳还能给自己搂活干,不过他自己也乐于接手此事。要不然换个不用心的,他前期做的安排不都白费了?

他当即向朱祐樘请缨:“若是陛下愿意把事情交给臣,臣必然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朱祐樘沉吟片刻,说道:“爱卿还是以詹事府的差使为主。此事爱卿量力而为便好,西北这等苦寒之地许多难处非人力所能及,若是没有成效也非爱卿之过。”

马文升等人听得一阵无言。

事情都没办,你就提前给小神童找好退路了,有你这么当皇帝的吗?!

这次君臣小会的结果是文哥儿接下来负责对接陕西行都司的各项事宜,先以陕西行都司作为试点地区打造示范性的新型军屯。

只要提出的要求不太过分,朝廷都可以酌情予以支持。

散会以后已是下衙的点,文哥儿挥别朱厚照这只小猪崽子,与谢迁他们一同归家去。

等跟李东阳他们分开走以后,谢迁才领着文哥儿回自家书房,提点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